稀硫酸特性:可與多數(shù)金屬(比銅活潑)和絕大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可與所含酸根離子對應酸酸性比硫酸根離子弱的鹽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弱酸;可與堿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
可與氫前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氫氣;加熱條件下可催化蛋白質(zhì)、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能與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在18世紀初,硫酸的生產(chǎn)都依賴以下的方法:金屬硫化礦被燃燒成為低價硫酸鹽,該物質(zhì)可在一定溫度下分解為相應的金屬氫氧化物和氣態(tài)的硫氧化物,再利用該氧化物生產(chǎn)硫酸??上?,此過程的龐大成本阻礙了濃硫酸的廣泛運用。 [2] 由約翰·道爾頓在1808年繪制的早期硫酸分子圖顯示了硫酸有一個位于中心的硫原子并與三個氧原子建立共價鍵,如右圖。
一是催化劑制備工藝難度大,水解性差;二是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需用低溫冰鹽水冷卻。二、乙醇氧化法,從原料的來源和成本分析,以乙醇為原料的合成路線較合理、廉價。乙醇氧化法按其反應機理可分為兩種雙功能催化劑體系。氧氣參與反應。采用Pd-Cu/分子篩催化劑,反應溫度為150℃,乙醇被氧化為乙酸乙酯。其反應機制如下:C2H5OH+1/2O2→CH3CHO+H2O (Pd-Cu)。